文章导读

在家做牛排想好吃又鲜嫩,关键在于掌握正确方法。选肉是基础,常见的西冷、菲力、眼肉各有优势,西冷带脂肪边香味浓,菲力细嫩无脂肪适合老人小孩,眼肉中间脂肪块煎后油香四溢。无论选哪个部位,都要挑雪花纹均匀细密的,厚度以2-3厘米为宜,这样更易锁住汁水。

预处理环节不能忽视,冷冻牛排需提前6-8小时冷藏解冻,着急吃可用密封袋冷水解冻并勤换水。解冻后要用厨房纸巾彻底擦干表面水分,否则煎时会出水变煮牛排,影响口感。擦干后两面撒盐和黑胡椒,静置15分钟让调料渗透,同时放松牛肉纤维。

煎制是核心,首选铸铁锅,烧至冒烟后倒油,黄油能让香味更浓郁。牛排放入后先煎2-3分钟形成焦香外壳再翻面,同样煎2-3分钟,五分熟各煎2分钟左右,七分熟各煎3分钟,期间可封边煎让脂肪融化。煎好后用锡纸松包静置5分钟醒肉,让汁水重新分布。

此外,煎前用刀背拍打牛排可拍松纤维,厚牛排煎至两面金黄后离火焖1-2分钟能保证内外熟度均匀。搭配黑椒或蘑菇酱汁即可,配菜选西兰花、小番茄等清爽蔬菜,解腻又丰富摆盘。掌握这些技巧,在家就能做出媲美餐厅的美味牛排。

很多人都喜欢吃牛排,外面餐厅里的牛排虽然好吃,但价格不便宜,其实在家也能做出鲜嫩多汁的牛排,关键是要掌握对方法。不少人在家煎牛排,要么煎老了嚼不动,要么里面没熟透,口感差了一大截,说到底还是没摸透牛排怎么做最嫩又好吃的门道。其实只要选对肉、处理好、火候掌握准,在家也能煎出媲美餐厅的美味牛排。

选肉是做好牛排的第一步,肉选对了,成功就一半了。市面上常见的牛排部位有西冷、菲力、眼肉,这三种各有特点。西冷牛排带点脂肪边,煎出来香味特别浓,口感有嚼劲但不会柴,适合喜欢丰富口感的人;菲力是牛里脊部位,几乎没有脂肪,肉质最细嫩,吃起来软嫩多汁,老人和小孩都很适合;眼肉牛排中间有一块明显的脂肪,像眼睛一样,煎好后脂肪融化渗透到肉里,口感油香四溢,嫩度也很高。不管选哪个部位,都要注意看肉的雪花纹,雪花纹越均匀细密,说明脂肪分布越好,煎出来的牛排就越嫩。另外,牛排的厚度也很重要,尽量选2 - 3厘米厚的,太薄了容易煎老,厚一点才能锁住里面的汁水,保持鲜嫩的口感。

选好牛排后,预处理环节可不能马虎,这直接影响牛排的嫩度。很多人拿到冷冻牛排,直接就往锅里扔,这样做出来的牛排肯定老。正确的解冻方法是提前把牛排从冷冻室拿到冷藏室解冻,大概需要6 - 8小时,这样解冻出来的牛排肉质不会变松散,能保持原有的鲜嫩。如果着急吃,也可以用密封袋把牛排装好,放在冷水里解冻,每隔半小时换一次水,避免细菌滋生。解冻好的牛排,要用厨房纸巾把表面的水分彻底擦干,这一步很关键,水分没擦干,煎的时候就会先出水,变成煮牛排,而不是煎牛排,不仅煎不出焦香的外壳,肉质也会变老。擦干水分后,在牛排两面均匀撒上盐和黑胡椒,不用太多调料,简单的调味就能突出牛肉本身的香味,撒好后静置15分钟,让调料充分渗透到肉里,同时也能让牛肉的纤维放松,变得更嫩。

煎制过程是决定牛排怎么做最嫩又好吃的核心步骤。首先要选一口合适的锅,铸铁锅是煎牛排的首选,它受热均匀,能快速锁住牛排的汁水。先把锅烧得非常热,直到锅冒烟,然后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橄榄油或者黄油都可以,黄油煎出来的牛排香味更浓郁。油热后,把牛排放入锅中,不要马上翻动,让牛排一面煎2 - 3分钟,直到表面形成焦香的 crust,这个 crust 不仅好吃,还能锁住里面的汁水。煎的时候可以用铲子轻轻按压牛排,感觉有弹性就说明煎得差不多了。然后翻面,同样煎2 - 3分钟,具体时间根据牛排的厚度和个人喜欢的熟度来调整。如果喜欢五分熟,煎到两面各2分钟左右;七分熟的话,各煎3分钟。煎的时候还可以把牛排的四周也封边煎一下,让脂肪融化,香味更足。煎好后,把牛排盛出来放在盘子里,用锡纸把牛排松松地包起来,静置5分钟,这就是醒肉环节。醒肉能让牛排内部的汁水重新分布,避免切开后汁水流失,保证每一口都鲜嫩多汁。

除了选肉、预处理和煎制,还有一些小技巧能让牛排更嫩更好吃。比如在煎牛排之前,可以用刀背轻轻拍打牛排,把牛肉的纤维拍松,这样煎出来的牛排会更嫩。如果牛排比较厚,担心里面煎不熟,可以在煎到两面金黄后,把锅离火,盖上盖子焖1 - 2分钟,这样既能让里面熟透,又不会把表面煎老。搭配的酱汁也很重要,简单的黑椒酱汁或者蘑菇酱汁就很合适,酱汁不要太浓稠,以免掩盖牛排本身的香味。配菜可以选一些清爽的蔬菜,比如西兰花、小番茄、芦笋等,焯水后摆盘,既能解腻,又能让整道菜看起来更丰富。

其实在家做牛排并不难,只要掌握好这些技巧,就能做出嫩又好吃的牛排。从选肉时注意雪花纹和厚度,到预处理时正确解冻、擦干水分、静置调味,再到煎制时控制好火候和时间,最后做好醒肉环节,每一步都不能马虎。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家做不出餐厅的味道,其实不是食材的问题,而是方法没掌握对。只要多尝试几次,熟悉了每个环节的要点,就能轻松做出让家人和朋友称赞的美味牛排,再也不用花大价钱去餐厅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