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
炸小鱼仔是不少人记忆里的家常美味,不管是当作下酒菜,还是闲暇时的小零食,一口下去嘎吱脆的口感总能让人欲罢不能。想要做出好吃又脆的炸小鱼仔,其实不用太复杂的步骤,关键在于细节的把控,从选鱼到处理,再到腌制和油炸,每一步都藏着让小鱼仔更酥脆的小窍门。小时候每到春夏季节,家里总会买些新鲜的小杂鱼,妈妈在厨房忙碌一阵,就能端出一盘喷香的炸小鱼仔,那股香味能飘满整个院子,现在自己学着做,也能复刻出记忆里的味道。
选鱼是做好炸小鱼仔的第一步,新鲜度直接影响最终的口感。最好选那些体型小巧、刺少肉嫩的小杂鱼,比如麦穗鱼、餐条鱼、小鲫鱼仔之类的,这些鱼在市场上很常见,价格也实惠。买的时候要挑眼睛清亮、鱼鳃鲜红、身体有弹性的,这样的鱼才足够新鲜。如果买的是活鱼,回家后可以先放在清水里养上一两个小时,让它们吐吐肚子里的泥沙;如果是已经处理好的冻鱼,解冻后一定要彻底冲洗干净,避免有腥味残留。鱼的大小也有讲究,太大的鱼炸出来外皮容易老,太小的又容易炸碎,一般选手指长短的最合适,吃起来方便,酥脆度也更好。
处理小鱼仔的时候要耐心,这一步虽然有点费功夫,但却是去除腥味的关键。先把小鱼仔的头部剪掉,因为鱼头里容易藏泥沙和杂质,而且有些人也不爱吃鱼头。然后用剪刀从鱼腹部剪开,把内脏和鱼肠清理干净,这里要注意尽量剪得整齐一些,不要把鱼肚子剪破,不然里面的污物会污染鱼肉。清理好的小鱼仔放在盆里,加入足量的清水,用手轻轻揉搓,反复冲洗三四遍,直到盆里的水变得清澈为止。洗好后把小鱼仔捞出来,放在漏篮里沥干水分,或者用厨房纸巾把表面的水分擦干,水分一定要控干,不然后续挂糊的时候会不均匀,油炸时也容易溅油。
腌制是让炸小鱼仔好吃又脆的重要环节,不仅能入味,还能进一步去除腥味。把沥干水分的小鱼仔放进大碗里,加入适量的盐,盐的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,一般来说每斤鱼放一小勺盐就差不多了。然后加入几片生姜、几段葱白,再倒上少许料酒,料酒能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,如果家里没有料酒,用啤酒代替也可以,味道会更特别。接下来可以根据喜好加入一些调味料,比如白胡椒粉、少许生抽,喜欢吃辣的话还可以放一点辣椒粉或者花椒粉。用手把小鱼仔和调料充分抓匀,让每一条鱼都均匀地裹上调料,然后盖上保鲜膜,放在冰箱里腌制30分钟到1个小时。腌制时间不能太短,太短的话味道进不去;也不能太长,不然鱼会变得太咸,影响口感。
挂糊是决定小鱼仔是否酥脆的核心步骤,糊的调配很有讲究。准备一个干净的碗,放入适量的面粉和玉米淀粉,面粉和淀粉的比例是2:1,淀粉能增加酥脆度,加入淀粉后炸出来的小鱼仔外皮会更脆。如果想要口感更蓬松,可以在碗里打一个鸡蛋,然后加入少许清水,用筷子把面糊搅拌均匀,面糊的稀稠度要适中,太稀的话挂不住鱼身,太稠的话炸出来会太厚,影响酥脆感。搅拌好的面糊里可以加一点点盐调味,这样外皮也会有味道。把腌制好的小鱼仔从冰箱里拿出来,挑去里面的姜片和葱段,然后把小鱼仔逐条放进面糊里,让每一条鱼都均匀地裹上一层面糊,裹好后放在盘子里静置几分钟,让面糊更好地附着在鱼身上。
油炸的时候火候的控制非常关键,火候太大容易炸糊,火候太小又炸不脆。先在锅里倒入足量的食用油,油的量要能没过小鱼仔,这样炸出来的鱼才会均匀。然后把锅放在火上,油温烧到六成热的时候就可以下鱼了,判断油温的方法很简单,把筷子放进油里,如果筷子周围有细小的气泡冒出,就说明油温差不多了。把裹好面糊的小鱼仔逐条放进油锅里,不要一次放太多,不然鱼会粘在一起,影响成型。放进鱼后用筷子轻轻搅动一下,让鱼在油锅里均匀受热。第一次炸的时候用中火,把小鱼仔炸到表面定型,颜色变成浅黄色的时候捞出来,放在漏篮里沥油。
复炸是让小鱼仔更酥脆的秘诀,第一次炸只是定型,复炸能让外皮变得更脆,而且能把鱼里面多余的油脂逼出来,吃起来不会太油腻。等所有小鱼仔都第一次炸好后,把油温升高到八成热,也就是油面开始冒烟的时候,把第一次炸好的小鱼仔再次放进油锅里,这一次用大火快速炸1到2分钟,直到小鱼仔的表面变成金黄色,外皮变得酥脆为止。复炸的时候要注意观察,不要炸太久,不然容易炸糊。炸好后迅速把小鱼仔捞出来,放在铺有厨房纸巾的盘子里,让纸巾吸收多余的油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