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做好糯米糍的关键在于细节把控,掌握这些要点就能做出润滑好吃的口感。食材选择上,不能单用糯米粉,纯糯米粉做的糯米糍易软烂变硬,需按5:1比例搭配粘米粉增加韧性,液体用温水或部分温牛奶,能让面团更易成团且光滑,注意控制牛奶量避免面团过稀。

揉制面团是决定润滑度的关键,将糯米粉、粘米粉与白砂糖搅拌均匀,边倒温水边搅成絮状,再耐心揉至细腻光滑不粘手,太干可少量加温水,太稀则加糯米粉调整,揉好后盖上保鲜膜醒发15分钟,让粉类充分吸水,蒸后外皮更均匀润滑。

醒发好的面团分成20克左右的小剂子,揉圆压扁包入豆沙、莲蓉、水果丁等馅料,馅料不宜过多以防露馅,包好揉圆放入刷油蒸笼,水开后大火蒸8-10分钟,蒸好焖2分钟避免外皮塌陷。

蒸好的糯米糍可裹椰蓉、熟糯米粉或黄豆粉防粘增味,也可刷融化的黄油或玉米油提升顺滑度,做好后需尽快食用,吃不完密封冷藏,加热后口感依旧。自制糯米糍用料实在无添加剂,制作过程充满乐趣,和家人分工合作还能增添温馨,按这些步骤就能做出润滑软糯的美味糯米糍。

在闷热的午后,或是家人小聚的时刻,一盘晶莹剔透、口感软糯的糯米糍总能让人心情愉悦。咬下去的瞬间,外层的Q弹与内馅的香甜在口中交织,那股润滑的口感更是让人回味无穷。不过很多人自己在家做糯米糍时,总会遇到外皮发硬、粘牙,或者不够润滑的问题,其实想要做好这道小甜点,关键在于细节的把控,糯米糍怎么做才润滑好吃,这其中藏着不少家常的小技巧。

首先得从食材的选择说起,做糯米糍的主角自然是糯米粉,但光用糯米粉可不行。纯糯米粉做出来的糯米糍容易过于软烂,冷却后还会变硬,失去那种恰到好处的弹性。所以通常会搭配少量粘米粉,两者的比例一般是5:1,这样既能保证糯米糍的软糯口感,又能增加它的韧性,让外皮更有嚼劲,也不容易粘牙。除了粉类,液体的选择也有讲究,用温水比冷水更好,温水能让糯米粉更容易成团,揉出来的面团也更光滑。如果喜欢带点奶香味,也可以用温牛奶代替部分温水,不过要注意牛奶的量,别让面团太稀。

接下来是揉制面团的步骤,这可是决定糯米糍是否润滑的关键一步。把糯米粉和粘米粉倒入大碗中,加入适量的白砂糖,先用筷子搅拌均匀,然后慢慢倒入温水中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直到形成絮状的面团。这时候就可以下手揉了,揉面团要有耐心,要一直揉到面团变得细腻光滑,不粘手为止。如果揉的时候感觉面团太干,可以少量多次地加点温水;如果太稀,就加点糯米粉调整。揉好的面团不要马上用,最好盖上保鲜膜醒发15分钟,这样能让面团中的粉类充分吸收水分,后续蒸出来的外皮会更均匀,口感也更润滑。

醒发好的面团就可以开始蒸制了。先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每个剂子大概20克左右,然后用手把小剂子揉圆,再用掌心压扁,包入自己喜欢的馅料。馅料的选择很丰富,经典的有豆沙馅、莲蓉馅,喜欢水果味的可以用芒果丁、草莓块,还有椰蓉馅、花生芝麻馅也都很受欢迎。包的时候要注意,馅料不要放太多,否则容易露馅,包好后再轻轻揉圆,放入刷了一层薄油的蒸笼里。蒸的时候水开后上锅,大火蒸8-10分钟就可以了,时间不能太长,否则糯米糍会变得软烂不成形;时间太短又会夹生,影响口感。蒸好后别急着拿出来,先焖2分钟,让糯米糍慢慢冷却一下,这样外皮不容易塌。

蒸好的糯米糍还有最后一步,就是让它变得更润滑。刚蒸好的糯米糍外皮比较黏,这时候可以准备一些椰蓉、熟糯米粉或者黄豆粉,把糯米糍放进去滚一圈,让它均匀地裹上一层粉,这样不仅能防止粘连,还能增加风味。如果喜欢更润滑的口感,可以在蒸好的糯米糍表面刷上薄薄一层融化的黄油或者玉米油,这样吃起来会更顺滑。做好的糯米糍最好尽快食用,因为放久了容易变硬,如果一次吃不完,要密封保存放入冰箱冷藏,下次吃的时候可以稍微加热一下,口感依然能保持不错。

其实做糯米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,只要掌握好食材的比例、揉面的力度和蒸制的时间,就能做出润滑好吃的糯米糍。每次家里做糯米糍,孩子们都抢着吃,看着他们满足的样子,就觉得这份小小的甜点带来了大大的幸福。有时候也会根据家人的口味调整馅料,比如夏天的时候多做些水果馅的,清爽解腻;冬天则喜欢做豆沙馅的,温暖香甜。不管是哪种馅料,只要按照这些步骤来做,糯米糍的外皮总能保持润滑软糯的口感,成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小点心之一。

可能有人会说,直接买现成的糯米糍不是更方便吗?但自己做的糯米糍,用料更实在,没有添加剂,吃起来更放心,而且制作的过程也是一种乐趣。从准备食材到揉面、包馅、蒸制,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心意,这样做出来的糯米糍也带着不一样的味道。有时候和家人一起动手做,分工合作,有人揉面,有人包馅,说说笑笑间,一盘盘美味的糯米糍就做好了,这样的时光温馨又美好。所以如果你也喜欢糯米糍,不妨试着自己在家做一做,按照这些小技巧,相信你也能做出润滑好吃的糯米糍,给家人带来一份甜蜜的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