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,街头巷尾飘着的糖油糕香气总是格外诱人。那种外皮微微酥脆,内里却软糯香甜,咬一口还能尝到流淌的糖馅,是不少人难以忘怀的美味。不过自己在家做糖油糕时,常常会遇到外皮硬、内里干的问题,其实想要做出软又好吃的糖油糕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,掌握好几个关键步骤,就能复刻出记忆中的味道。
首先得从食材的选择说起,面粉的种类对糖油糕的口感影响很大。很多人习惯用普通的中筋面粉,其实用中筋面粉搭配少量玉米淀粉,做出来的糖油糕会更软糯。中筋面粉保证了面团的筋性,能让糖油糕有一定的嚼劲,而玉米淀粉的加入可以降低面团的筋度,使口感更细腻柔软。一般来说,中筋面粉和玉米淀粉的比例按照5:1来搭配就比较合适,比如500克中筋面粉加入100克玉米淀粉。另外,酵母的用量也要注意,500克面粉搭配5克左右的酵母,太少了面团醒发不起来,太多了会有酵母的酸味,影响口感。
面团的制作是糖油糕怎么做软又好吃的核心步骤之一。先把面粉和玉米淀粉混合均匀,然后在面粉中间挖一个小坑,放入酵母,用少量温水把酵母化开,静置5分钟让酵母活化。接着慢慢加入温水,边加边用筷子搅拌,直到面粉形成絮状,没有干面粉为止。这里的水温很关键,不能太高,否则会把酵母烫死,导致面团无法醒发;也不能太低,会影响酵母的活性。一般水温控制在35℃左右,用手摸起来不烫手,和体温差不多就行。揉面的时候要耐心,把絮状的面粉揉成一个光滑细腻的面团,揉到“三光”状态,也就是盆光、面光、手光。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,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,温度保持在28℃-30℃最好,醒发时间大概1-1.5小时,直到面团变成原来的两倍大,用手指在面团中间戳一个洞,洞不塌陷也不回缩,就说明醒发好了。
醒发好的面团处理也有讲究,不能直接就包馅,需要先排气。把醒发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用手反复揉搓,把面团里面的空气排干净,这样做出来的糖油糕内部组织才会均匀,不会有大的孔洞。排气后把面团搓成长条,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,每个面剂子大概30-35克,这样做出来的糖油糕大小适中,炸的时候也容易炸透。分好的面剂子要盖上湿布,防止表面变干,否则包馅的时候容易开裂。
糖馅的调配也不能马虎,传统的糖油糕用的是白糖馅,但直接用白糖包馅,炸的时候容易流出来,而且吃起来会比较甜腻。可以在白糖里加入少量面粉或者熟芝麻,这样不仅能防止糖馅流淌,还能增加口感的层次。一般500克白糖加入50克面粉和30克熟芝麻,搅拌均匀就可以了。如果喜欢桂花的香味,还可以加入少量桂花蜜,味道会更清新。包馅的时候,取一个面剂子,用手拍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饼,放入适量的糖馅,然后像包包子一样把口捏紧,捏紧后用手轻轻按扁,注意不要按得太用力,以免把糖馅按出来,也不要按得太薄,否则炸的时候容易破。按扁后的糖油糕生坯表面要光滑,没有裂纹。
炸制环节是决定糖油糕外皮是否酥脆、内里是否软糯的关键。先在锅里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的量要能没过糖油糕生坯,油温控制在六成热左右,判断油温的方法是把筷子放入油中,筷子周围会冒出细小的气泡。把做好的糖油糕生坯放入油锅中,小火慢炸,刚开始不要急着翻动,等糖油糕浮起来,表面变成浅黄色时再轻轻翻动,让糖油糕受热均匀。炸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小火,火太大容易导致外皮炸焦了,内里还没熟透;火太小则会让糖油糕吸收过多的油脂,变得油腻。炸到糖油糕表面变成金黄色,外皮微微鼓起,就可以捞出来了,捞出来后放在吸油纸上,吸掉表面多余的油脂,这样吃起来更清爽。
很多人在家做糖油糕,炸好后放一会儿就变硬了,其实有一个小窍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炸好的糖油糕不要马上吃,稍微放凉2-3分钟,让外皮的温度降一点,这样外皮会保持微微的酥脆,而内里则会更软糯。另外,做好的糖油糕最好现做现吃,因为放的时间长了,水分会流失,口感就会变差。如果一次做得多吃不完,可以放入密封袋中,放入冰箱冷藏,下次吃的时候用微波炉加热10-15秒,或者用平底锅稍微煎一下,就能恢复软糯的口感。
其实做糖油糕就像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,需要耐心和细心。从食材的搭配到面团的醒发,从糖馅的调配到炸制的火候,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。当你看着一个个金黄诱人的糖油糕从油锅中捞出来,散发着阵阵香甜的气息,咬一口,外皮酥脆,内里软糯,糖馅在口中慢慢化开,那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。掌握了这些技巧,你也能在家做出软又好吃的糖油糕,让家人和朋友都能尝到这份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