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家常捆肠要做到不发苦又好吃,关键在于把控好各个细节。选料是基础,需挑颜色粉嫩、表面光滑无异味的新鲜猪小肠,粗细均匀便于灌制;馅料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剁馅,可加香菇丁、马蹄丁增口感,但要避免重口味调料掩盖鲜味或引发苦味。

处理小肠是避免发苦的核心,先翻出内壁刮去油脂,注意力度不刮破肠衣,再用面粉和盐抓洗褶皱处两三分钟,之后用白醋或料酒浸泡十分钟,洗净后便无异味。调制馅料时,五花肉馅中加姜末、葱花、生抽、老抽、蚝油、少许白糖和淀粉,顺一个方向搅拌上劲至粘稠,灌制时用灌肠器或剪去上半部分的矿泉水瓶,肠衣套紧瓶口后填入馅料,灌至七八分满以防煮时破裂,再用线扎成五六厘米的节。

灌好后先清水浸泡十分钟,用针扎孔排气,煮时加姜、葱、料酒,大火烧开撇去浮沫,转小火煮二十到二十五分钟,熟后关火浸泡十分钟再捞出晾凉,口感更紧实。喜欢卤味可将晾凉的捆肠放入卤汤卤十五到二十分钟。整体做好选料、小肠处理、馅料调制、灌制和煮制这些细节,就能做出鲜香劲道不发苦的家常捆肠。

在咱们日常做菜的过程中,很多人都喜欢尝试做一些特色小吃,捆肠就是其中之一。但不少人自己在家做捆肠时,总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——做出来的捆肠发苦,口感也不好,明明步骤都对,可就是达不到外面卖的那种鲜香劲道的味道。其实啊,捆肠怎么做不发苦又好吃,关键不在于多复杂的调料,而在于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,从选料到处理,再到制作过程中的火候把控,每一步都有讲究,今天就来好好说说这家常捆肠的做法,把那些能让捆肠不发苦又好吃的小技巧都分享出来。

首先得说说选料,这可是做好捆肠的基础。做捆肠主要用到的是猪小肠和馅料,猪小肠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捆肠会不会发苦。咱们去菜市场买小肠的时候,一定要挑那种颜色粉嫩、表面光滑没有异味的新鲜小肠。如果小肠颜色发暗,或者闻着有股刺鼻的腥臭味,那可能是不新鲜了,用这种小肠做出来的捆肠很容易发苦。另外,小肠的粗细也要均匀一些,这样灌制的时候受力均匀,煮出来的捆肠形状也好看。馅料方面,一般用猪肉馅,最好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剁成馅,这样做出来的捆肠口感更润,不会柴。有些人喜欢加一些其他食材,比如香菇、马蹄碎,这些都可以,但要注意不能加太多味道过重的调料,不然会掩盖小肠本身的鲜味,还可能和小肠的味道冲突导致发苦。

选好料之后,处理小肠是最关键的一步,也是避免捆肠发苦的核心。很多人做捆肠发苦,就是因为小肠处理得不干净。小肠买回来之后,先别急着灌馅,得先仔细清洗。第一步是翻肠,把小肠的内壁翻出来,因为内壁上有很多油脂和污物,这些东西如果不清理干净,煮的时候就会产生苦味。翻肠的时候可以找一根筷子,把小肠的一头套在筷子上,然后慢慢把整个小肠翻过来。翻过来之后,用刀把内壁上的油脂刮掉,这里要注意力度,别把肠衣刮破了,刮到能看到肠衣的纹理就行。刮完油脂之后,用清水冲洗几遍,然后用面粉和盐抓洗,面粉有吸附作用,盐能杀菌去味,抓洗的时候要用力揉搓,尤其是肠衣的褶皱处,要把里面的杂质都搓出来,搓个两三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。接着再用白醋或者料酒浸泡十分钟,进一步去除腥味和可能导致发苦的物质,浸泡完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这样处理过的小肠就干净无异味了,也为捆肠不发苦打下了基础。

小肠处理好之后,就该调制馅料了。五花肉馅放在大碗里,加入适量的姜末、葱花、生抽、老抽、蚝油、少许白糖和盐,还有一点淀粉。白糖在这里主要是提鲜,不能多放,不然会甜腻。淀粉能让馅料更紧实,口感更好。然后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,搅拌的时候要用力,把馅料搅打上劲,直到馅料变得粘稠,这样灌制的时候馅料不容易散开。如果喜欢吃有颗粒感的馅料,可以在搅拌的时候加入一些切碎的香菇丁或者马蹄丁,增加口感层次,但要注意切得碎一些,不然灌制的时候容易堵住肠衣口。馅料调好之后,就可以开始灌制了。灌制的时候可以用灌肠器,如果没有灌肠器,也可以用矿泉水瓶,把矿泉水瓶的上半部分剪掉,留下瓶身,然后把处理好的小肠的一头套在瓶口上,用线把肠衣和瓶口绑紧,防止馅料漏出来。接着把馅料装进瓶里,用筷子或者勺子把馅料往肠衣里推,灌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,不要灌得太满,肠衣灌到七八分满就行,因为煮的时候肠衣会膨胀,如果灌得太满容易破裂。灌好一段之后,用线把肠衣扎成一节一节的,扎的时候线要扎紧,间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,一般五六厘米一节比较合适。

灌制好之后,还需要对捆肠进行一些预处理,这也是让捆肠不发苦又好吃的小技巧。把灌好的捆肠放在清水里浸泡十分钟,让肠衣和馅料充分接触,也能去除表面的杂质。然后用针在每一节捆肠上扎几个小孔,这样煮的时候里面的空气能排出来,不会鼓包,也能让里面的味道更均匀。接下来就可以煮捆肠了,锅里加入足量的清水,放入几片姜、几段葱、少许料酒,然后把捆肠放进去,大火烧开。水烧开之后,会有一些浮沫浮上来,这些浮沫是馅料里的血水和杂质,要及时撇掉,不然浮沫煮到捆肠里会影响口感,甚至可能导致发苦。撇完浮沫之后,转小火慢煮,小火煮出来的捆肠受热均匀,不容易破裂,也能让馅料慢慢熟透,味道更入味。煮的时间一般在二十到二十五分钟左右,具体时间要看捆肠的大小,煮到用筷子扎进捆肠里没有血水冒出来就熟了。

煮好的捆肠不要马上捞出来,先关火,让捆肠在汤里浸泡十分钟,这样能让捆肠更入味,口感也更劲道。浸泡完之后捞出来,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凉,晾凉之后的捆肠口感会更紧实。如果喜欢吃卤味的捆肠,还可以把晾凉的捆肠放进卤汤里卤一下。卤汤可以用自己家里的卤料,加入适量的清水、生抽、老抽、冰糖、卤料包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十分钟,然后把捆肠放进去,卤个十五到二十分钟,让捆肠充分吸收卤汤的味道,卤好之后再浸泡一段时间,味道会更好。不管是直接吃还是卤着吃,做好的捆肠都鲜香劲道,一点也不发苦。很多人可能觉得做捆肠麻烦,但只要掌握了处理小肠的技巧和制作过程中的火候把控,其实并不难。每次家里做捆肠,孩子都能多吃一碗饭,家里人也都喜欢这个味道,比起外面买的,自己做的更干净卫生,用料也实在,吃着也放心。

其实捆肠怎么做不发苦又好吃,总结下来就是几个关键点:选新鲜的小肠,仔细处理去除油脂和杂质,调制馅料时调料搭配合理,灌制时不要太满,煮的时候撇去浮沫并小火慢煮。只要把这些细节都做好了,在家也能做出不发苦又好吃的捆肠。平时周末有空的时候,花上一点时间,为家人做上一份家常捆肠,作为下酒菜或者零食都非常合适,看着家人吃得开心,自己也觉得有成就感。而且自己做的捆肠可以根据家人的口味调整调料,喜欢吃辣的可以在馅料里加一些辣椒粉,喜欢清淡的就少放一些重口味的调料,灵活调整,就能做出最符合自己家人口味的捆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