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去菜市场挑蒜薹,总会遇到些长得格外粗壮的,看着杆儿厚实饱满,却又担心炒出来口感发柴发硬。其实很多人都琢磨过蒜薹很粗怎么做的好吃又简单,说白了,粗蒜薹只是外形上比细蒜薹更扎实,只要掌握几个小技巧,做出来的味道照样鲜香可口,甚至因为肉质更厚,嚼起来还多了份爽脆的质感。今天就分享几个家常做法,不用复杂的调料,也不用特殊的厨具,新手跟着做也能一次成功。
先说说处理粗蒜薹的小窍门,这是做好菜的基础。买回家的粗蒜薹,首先要去掉顶部开花的部分和底部发蔫的老根,这两处口感都比较硬,影响整体风味。然后把蒜薹切成3-4厘米的小段,因为蒜薹比较粗,切好后可以用刀在每段的顶部划个十字花刀,不用太深,这样炒的时候调料更容易渗透进去,入味更快。如果担心蒜薹炒不熟或者口感太硬,也可以提前用开水焯一下,焯水时间不用太长,30秒到1分钟就够了,捞出后过一遍凉水,能更好地保持蒜薹的翠绿和脆嫩口感。
第一个要推荐的做法是蒜薹炒五花肉,这是最经典的家常搭配,粗蒜薹和五花肉的香味融合在一起,简直是米饭杀手。准备一把粗蒜薹、一块五花肉、几片生姜、几瓣大蒜、一勺生抽、半勺老抽、少许盐和料酒。先把五花肉切成薄片,放碗里加一勺料酒抓匀,腌制5分钟去腥味;生姜和大蒜切成末备用。热锅冷油,油不用太多,因为五花肉炒的时候会出油。油热后放入五花肉片,用中火慢慢翻炒,把五花肉里的油脂炒出来,这样吃起来不会腻,炒到肉片表面微微发黄的时候,加入姜蒜末爆香,接着放一勺生抽和半勺老抽,快速翻炒均匀,让每片肉都裹上酱汁。然后倒入处理好的粗蒜薹段,转大火翻炒,这里要注意火候不能太小,大火快炒能让蒜薹保持脆嫩,还能锁住香味。炒到蒜薹颜色变深,看起来有点软塌的时候,加少许盐调味,再翻炒十几秒就可以出锅了。这道菜里,粗蒜薹吸收了五花肉的油脂和酱汁,吃起来鲜香爽口,五花肉也因为蒜薹的加入少了油腻感,两者搭配相得益彰。
如果不想吃肉,那蒜薹炒鸡蛋就是个不错的选择,做法更简单,营养也很丰富。准备一把粗蒜薹、三个鸡蛋、少许盐、一勺葱花。先把鸡蛋打入碗里,加半勺盐搅拌均匀,搅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,这样炒出来的鸡蛋更蓬松。粗蒜薹还是按照之前的方法处理好,切成小段。热锅倒油,油热后倒入蛋液,用铲子快速翻炒,把鸡蛋炒成小块,炒好后盛出来备用。不用洗锅,再倒少许油,放入蒜薹段翻炒,炒到蒜薹半熟的时候,加半勺盐调味,继续翻炒几下,然后把炒好的鸡蛋倒回锅里,和蒜薹一起翻炒均匀,最后撒上葱花就可以出锅了。这道菜做起来前后不到十分钟,鸡蛋的嫩滑和粗蒜薹的脆嫩结合在一起,味道清淡却不寡淡,不管是当早餐还是下饭菜都很合适。有时候早上起晚了,来不及做复杂的菜,就会用这个做法,简单快捷还能保证营养。
除了炒着吃,凉拌粗蒜薹也是个好选择,尤其是在天气热的时候,吃起来清爽开胃。准备一把粗蒜薹、两勺香醋、一勺生抽、一勺香油、几瓣蒜末、一个小米辣(不吃辣可以不放)、少许盐和一勺白糖。先把粗蒜薹处理好切成段,然后烧一锅开水,水开后放入蒜薹段焯烫,这里要注意时间,大概1分钟左右就可以了,时间太长蒜薹会变软,失去脆嫩的口感。焯好后赶紧捞出,放入凉水中过凉,这样能让蒜薹的颜色更翠绿,口感也更爽脆。把过凉的蒜薹捞出,挤干多余的水分,放入大碗中。接着调酱汁,把蒜末、小米辣、香醋、生抽、香油、盐和白糖放入小碗中,搅拌均匀,让盐和白糖融化。然后把调好的酱汁浇在蒜薹上,用筷子拌匀,让每段蒜薹都裹上酱汁,这样一道凉拌粗蒜薹就做好了。这道菜酸甜开胃,带着蒜薹的清香,夏天配着粥或者面条吃,特别舒服。
其实不管是炒还是拌,粗蒜薹的做法都离不开“简单”二字,家常烹饪最讲究的就是食材本身的味道,不需要太多花哨的调料和步骤。很多人觉得粗蒜薹不好做,主要是没掌握处理的技巧,只要记住去老根、适当焯水或者切花刀,就能让粗蒜薹变得容易入味又口感脆嫩。蒜薹很粗怎么做的好吃又简单,答案其实就在日常的厨房操作里,多尝试几次,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。而且粗蒜薹的营养价值也不低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常吃对身体也有好处。下次再遇到粗壮的蒜薹,就别犹豫了,买回家试试这些做法,相信你会发现,原来粗蒜薹也能做得这么好吃又下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