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都喜欢吃牛排,外面餐厅里的牛排吃着香,但总觉得在家做不出那种外脆里嫩的口感。其实不是家里的锅不行,也不是手艺不到位,主要是一些关键步骤没做好。想要牛排又脆又好吃的,得从源头开始琢磨,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做到位,普通家庭厨房也能煎出堪比餐厅的美味牛排。
选肉是第一步,也是最关键的一步。不少人觉得随便买块牛肉就能煎牛排,其实不然。要想煎出脆感,牛肉的部位和品质很重要。首选眼肉或者西冷,这两个部位的脂肪分布比较均匀,有漂亮的雪花纹理,煎的时候脂肪会融化,不仅能让牛排更香,还能帮助形成外层的脆壳。买的时候尽量选新鲜的,要是买冷冻的,可别直接拿水泡泡就解冻,那样肉里的水分会太多,煎的时候容易出水,脆壳就难形成了。正确的解冻方法是提前把牛排从冷冻室拿到冷藏室,让它自然解冻,一般需要提前一天,这样解冻后的牛排水分流失少,肉质也更紧实。
解冻好的牛排不能马上煎,还有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擦干水分。拿厨房纸巾把牛排表面的水分仔细吸干,正反两面都要擦,擦得越干越好。这一步很多人容易忽略,觉得一点点水分不影响,其实水分是煎脆的“大敌”。锅热了之后,牛排表面的水分会先蒸发,要是水分多,蒸发时间长,牛排就会在锅里“煮”而不是“煎”,那样根本出不来焦香的脆壳。擦干水分后,给牛排撒上适量的盐和黑胡椒,不用太多,能调味就行。撒的时候要均匀,正反两面都撒到,然后用手轻轻按摩一下,让调料更好地附着在肉上,静置个三五分钟,让牛排稍微吸收一下调料的味道。
接下来就是煎制了,锅的选择也有讲究,最好用铸铁锅,铸铁锅导热均匀,保温性好,能让牛排受热更稳定,更容易煎出脆壳。要是没有铸铁锅,普通的平底锅也行,但要注意锅底要厚一点,薄锅底容易受热不均。先把锅烧到冒烟,然后倒入适量的食用油,油不用太多,能铺满锅底就行。等油热了,看到油面上有细小的波纹,就可以把牛排放进去了。牛排放进去的瞬间,会听到“滋啦”的一声,这说明温度够了。煎的时候不要急着翻面,让牛排先煎两分钟左右,这样一面才能形成漂亮的焦褐色脆壳。翻面后再煎一分钟到一分半钟,具体时间要看牛排的厚度,一般一厘米厚的牛排,两面加起来煎三四分钟就是五分熟,喜欢熟一点的可以适当延长时间,但也别煎太久,不然肉质会变老,咬起来柴柴的。
煎到差不多的时候,可以往锅里丢几瓣大蒜和一小支迷迭香,再放一块黄油,黄油融化后,用勺子把锅里的油汁不断浇在牛排上,这个过程叫“淋油”。黄油的香气会融入到牛排里,让牛排的味道更浓郁,而且淋油能让牛排表面的脆壳更均匀,颜色也更漂亮。淋油大概持续三十秒到一分钟,然后就可以把牛排盛出来了。盛出来的牛排不能马上切,要静置三分钟左右,这一步叫“醒肉”。醒肉的目的是让牛排内部的肉汁回流,要是刚煎好就切,肉汁会全都流出来,牛排吃起来就会干巴巴的。醒肉的时候可以把锅里的大蒜和迷迭香放在牛排旁边,让香味继续渗透进去。
静置好的牛排就可以切了,切的时候要注意顺着纹理切,不要逆着切,顺着纹理切出来的牛排口感更嫩,咬起来也不费劲。切好后放到盘子里,要是喜欢吃酱料,可以搭配一点黑椒酱或者番茄酱,但其实原汁原味的牛排已经很香了,外层面是焦脆的,咬下去有咔嚓的声音,里面的肉质鲜嫩多汁,带着牛肉本身的香味和黄油、大蒜的香气,每一口都特别满足。按照这个方法做,在家也能轻松做出又脆又好吃的牛排,不用去餐厅排队,也不用花大价钱,自己动手,实惠又美味。平时周末休息的时候,买块好点的牛排,按照步骤慢慢做,配上一杯红酒或者一杯可乐,再搭配一些蔬菜沙拉,就是一顿丰盛又惬意的大餐,不管是自己吃还是和家人一起分享,都特别合适。
其实做牛排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,只要掌握好选肉、擦干水分、控制火候这几个关键步骤,就能做出外脆里嫩的美味牛排。很多人觉得在家做不好,只是因为一些小细节没注意到,只要把这些细节做到位,每个人都能成为“家庭牛排大师”。下次想吃牛排的时候,别再去外面餐厅了,试着自己在家做一次,按照上面说的方法一步步来,你会发现,原来自己做的牛排也能又脆又好吃的,而且吃起来更有成就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