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方的冬日里,酸菜几乎是餐桌上的常客,炖肉、炒粉、做饺子馅,都少不了它那独特的酸香。不少人喜欢自己在家用白菜做酸菜,一来吃得放心,二来也能体验动手的乐趣,但想要做出好吃又脆的酸菜,可不是随便腌渍就行,里面藏着不少家常小诀窍。
选对白菜是做好酸菜的第一步。咱得挑那种青帮白菜,这种白菜水分含量适中,纤维也比较粗,腌出来不容易软烂,口感更脆。要选新鲜紧实的,捏起来硬邦邦的,叶子没有发黄、发蔫的迹象,根部也得干净,没有腐烂的地方。要是选了那种水分太多的软叶白菜,腌出来可能会塌塌的,口感就差了些。买回家的白菜先别急着处理,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上大半天,让表面的水分稍微蒸发一点,这样后续腌渍的时候更容易入味,也不容易坏。
处理白菜的时候,要把外面的老叶、黄叶剥掉,这些叶子不仅不新鲜,还可能带有杂质。然后把白菜切成两半,再切成四瓣,要是白菜比较大,切成六瓣也行,主要是方便后续腌渍时盐能均匀渗透。切好的白菜不要洗,很多人觉得不洗不卫生,其实白菜表面的那层天然菌群对发酵有帮助,洗了反而容易破坏发酵环境。如果实在担心有杂质,用干净的布擦一下表面就行。接下来是关键的一步——晒白菜,把切好的白菜块平铺在干净的竹筛或者报纸上,放在阳光充足、通风良好的地方晒两天,晒到白菜叶子有点发蔫,但还保持着一定的韧性,这样既能去除一部分水分,让白菜的纤维更紧实,腌出来也会更脆。
腌渍的容器也得讲究,最好用陶瓷缸或者玻璃罐,这些容器性质稳定,不会和酸菜发生化学反应,也容易清洗。容器一定要彻底洗干净,用开水烫一遍,然后晾干,不能有一点生水和油污,不然酸菜容易发霉变质。准备好适量的大粒盐,盐的用量要根据白菜的量来定,一般十斤白菜用半斤盐就差不多了,盐太多会太咸,太少又容易坏。还可以准备一些花椒、干辣椒,喜欢吃辣的可以多放一点,增加风味。
开始腌渍了,先在容器底部撒一层薄盐,然后码一层白菜,白菜的切口朝上,这样盐更容易渗透。码好一层白菜后,再撒一层盐,撒盐的时候要均匀,尤其是白菜的切口和根部,这些地方比较硬,需要多撒一点盐。如果准备了花椒和干辣椒,也可以在撒盐的时候一起撒上,增加香味和辣味。就这样一层白菜一层盐地码放,直到把容器装满,最上面再撒一层厚盐,然后用干净的石头或者重物压在上面,压的时候要用力,把白菜里的水分压出来,让白菜完全浸泡在盐水里,这样才能保证酸菜均匀发酵,不会出现局部腐烂的情况。
压好重物后,把容器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发酵,温度控制在15到20摄氏度之间最合适,这个温度下发酵出来的酸菜酸香浓郁,口感也脆。发酵期间不要随便开盖,也不要用沾了生水或油污的筷子去翻动,不然容易滋生细菌,导致酸菜变质。大概发酵十到十五天,夏天温度高,发酵时间可以短一点,冬天温度低,可能需要二十天左右。发酵好的酸菜颜色呈淡黄色,闻起来有淡淡的酸香味,没有霉点和异味。
这样做出来的白菜酸菜,吃起来脆嫩爽口,酸香十足。不管是用来炒肉丝,还是炖排骨,都非常下饭。很多人说自己做的酸菜不脆,大多是在晒白菜或者腌渍的时候出了问题,要么是白菜晒得不够,水分太多,要么是盐放得太少,或者容器没洗干净。只要按照这些家常步骤来做,注意那些小诀窍,就能做出好吃又脆的白菜酸菜,让家人在冬日里也能尝到这道开胃的家常菜。
平时吃酸菜的时候,从容器里取出来后,要用干净的筷子,取多少拿多少,剩下的酸菜继续用重物压住,浸泡在盐水里。取出来的酸菜要用水冲洗一下,洗去表面的盐分和杂质,然后切成丝或者段,就可以用来做菜了。用这种方法做的白菜酸菜,不仅好吃又脆,而且干净卫生,比外面买的还放心。每到冬天,家里腌上一缸酸菜,整个冬天都有美味的酸菜相伴,不管是配米饭还是配馒头,都让人食欲大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