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泡馍,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西安的经典美食,总觉得制作起来麻烦,得备一堆复杂的调料和工具。其实在家做普通泡馍好吃又简单,不用追求饭店里的极致讲究,用家常易得的食材,跟着简单步骤来,照样能做出一碗汤鲜馍筋的美味泡馍,暖乎乎地吃下去特别满足。
先说说食材准备,做普通泡馍不用特意去寻稀罕材料,厨房日常有的东西就够用。主食方面,要是有时间就自己烙馍,面粉加适量温水,不用放酵母,和成像饺子面那样稍硬的面团,醒发二十分钟左右,分成小剂子擀成手掌大的圆饼,平底锅烧干后小火烙,烙到两面起黄点、外皮有点脆硬就行;要是嫌烙馍麻烦,直接买超市里的死面馍或者烙饼也能凑活,就是口感会稍差一点,但胜在省事。主料除了馍,还得有块带骨的羊肉或牛肉,带骨头熬汤更鲜,没有骨头纯肉也行,分量根据家里人数来,一人份大概一两多肉就够。配菜就灵活多了,粉丝、木耳、黄花菜是泡馍的老搭档,提前用温水泡发好,要是家里有青菜、豆腐丝之类的,加进去也好吃,不用拘泥于固定搭配。调料更简单,盐、胡椒粉、花椒、八角、桂皮、姜片、蒜苗、香菜,都是平时炒菜会用到的,不用额外买特殊香料。
馍的处理是泡馍好吃的关键一步,很多人觉得掰馍费时间,其实这步不能省,机器切的馍和手掰的口感差远了。烙好的馍放凉几分钟,不烫手了就开始掰,掰的时候不用太碎,比指甲盖稍大一点的小块就行,太大了汤汁泡不透,太小了煮出来容易烂成糊状,失去嚼劲。要是买的现成馍,硬一点的更好掰,软馍可以先放微波炉里加热十几秒,稍微变硬后再掰,能省点劲。掰好的馍可以先放在盘子里,等汤熬好就直接用。
汤是泡馍的灵魂,虽然是家常做法,熬出鲜美的汤也不难。把羊肉或牛肉连同骨头一起洗干净,冷水下锅,加几片姜片和一勺料酒,大火烧开,这时候会浮出很多血沫,用勺子撇干净,然后把肉和骨头捞出来,用温水冲掉表面残留的血沫,千万别用冷水,不然肉会收紧,煮出来不嫩。锅里重新加水,水量要足,因为后面煮馍还要用,放入焯好水的肉和骨头,再放进几片姜片、一个八角、一小块桂皮、一小撮花椒,不用放太多香料,不然会盖过肉的香味。大火把水烧开后,转小火慢慢熬,锅盖留个小缝,避免汤溢出来,熬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,直到肉能用筷子轻松戳透,汤的颜色变得奶白,香味飘满整个厨房就差不多了。熬汤的时候不用放盐,等最后煮馍的时候再调味,这样肉不会柴。熬好后把肉捞出来,切成薄片,汤放在一边备用。
接下来就是煮泡馍了,这步最考验火候和时机。锅里舀入适量熬好的肉汤,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盐,大火烧开后,把掰好的馍块放进去,用勺子轻轻搅动一下,防止粘锅底,煮两分钟左右,让馍块吸足汤汁,变得稍微软一点但还保持嚼劲。然后放入泡好的粉丝、木耳、黄花菜,继续煮三分钟,粉丝变软、配菜熟透就可以了。最后把切好的肉片铺在上面,淋少许胡椒粉,撒上切碎的蒜苗和香菜,要是喜欢吃辣,再浇一勺自家做的油泼辣子,一碗热气腾腾的普通泡馍就做好了。
其实做普通泡馍好吃又简单的秘诀,就在于食材新鲜和步骤耐心。不用追求多么正宗的做法,适合自己家的口味才最重要。有时候家里剩下的馍,扔了可惜,用来做泡馍正好,简单熬锅肉汤,配上点配菜,就能把普通的食材变成一顿丰盛的 meal。吃泡馍的时候,不用急着用勺子舀,先吹一吹,喝一口鲜美的汤,再吃一口吸满汤汁的馍,肉片香嫩,配菜爽口,每一口都暖到心里。尤其是在天冷的时候,端上这样一碗泡馍,浑身都暖和起来,比吃什么山珍海味都舒服。
可能有人觉得自己做的泡馍不如外面饭店的好吃,其实不然,饭店里的泡馍为了追求效率,很多步骤都简化了,家里做的虽然简单,但用料实在,充满了烟火气。只要掌握好掰馍的大小、熬汤的时间和煮馍的火候,在家做普通泡馍好吃又简单,人人都能学会。平时周末有空的时候,不妨试着做一次,给家人露一手,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,自己也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。这种简单又美味的家常美食,不需要复杂的技巧,只要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