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在家做饭,很多人都希望能把肉做得软烂嫩又好吃又简单,毕竟没人喜欢嚼着柴硬的肉,既影响口感又费劲。其实想要达到这个效果,并不是什么难事,关键在于掌握一些小技巧,从选肉开始就多留意,再配合合适的处理方法和烹饪方式,就算是厨房新手也能做出美味的肉菜。
选对肉是做好肉菜的第一步,不同部位的肉口感差异很大,想要做得软烂嫩,就得挑对部位。比如五花肉适合炖、焖,它带有一定的脂肪,煮出来会特别香嫩;里脊肉肉质细嫩,适合快炒或者做肉糜;牛腩则适合长时间炖煮,炖好后软烂入味。买肉的时候,可以用手轻轻按压一下,新鲜的肉按压后能快速回弹,这样的肉口感会更好。如果是冷冻肉,不要直接用热水解冻,最好提前放在冷藏室自然解冻,或者用密封袋密封好放在冷水里解冻,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肉中的水分,避免肉质变柴。
肉买回来后的预处理也很关键,这一步能让肉后续烹饪时更容易软烂,还能去除腥味。首先可以把肉放在清水里浸泡一段时间,大概1-2小时,中间可以换几次水,这样能把肉里的血水浸泡出来,减少腥味。浸泡好后,根据烹饪方式切肉,切的时候要注意纹理,所谓“横切牛羊竖切猪”,意思是切牛羊肉时要横着纹理切,这样能切断肉质纤维,吃起来更嫩;切猪肉时要顺着纹理切,避免煮的时候肉散掉。如果是做炖肉或者红烧肉,还可以在肉的表面划几刀,方便后续入味。
腌制也是让肉软烂嫩的小窍门,不同的肉可以选择不同的腌制方法。比如炒里脊肉或者鸡胸肉时,可以用淀粉、料酒和少许食用油腌制15-20分钟。淀粉能在肉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锁住水分,让肉炒出来更嫩;料酒可以去除腥味;食用油则能让肉在炒制时不容易粘连。如果是炖肉,可以用酱油、蚝油、姜片、葱段等调料腌制,不仅能入味,还能让肉质更松软。腌制时间不用太长,以免肉的口感变差,根据肉的量和厚度调整即可。
烹饪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肉的口感,想要肉软烂嫩又好吃又简单,炖、煮、蒸、炒都是不错的选择,关键是掌握火候和时间。炖肉的时候,要冷水下锅,这样能让肉中的血水慢慢渗出,煮出来的肉更干净,腥味也更少。水开后撇去浮沫,然后加入姜片、葱段、八角、桂皮等香料,转小火慢炖。小火慢炖能让肉中的脂肪和胶原蛋白慢慢分解,肉质变得软烂,一般炖1-2小时,具体时间根据肉的部位和大小调整。炖的时候可以加一点山楂片或者茶叶包,山楂中的酸性物质和茶叶中的成分能帮助软化肉质,让肉更容易炖烂,还能增加风味。
炒肉想要嫩,火候很重要,要大火快炒,缩短肉在锅中的加热时间。先把锅烧热,再倒入食用油,油热后放入腌制好的肉快速翻炒,等肉变色后就可以盛出来,然后炒其他配菜,最后再把肉倒回锅中一起翻炒均匀即可。这样做能避免肉炒太久导致水分流失,口感变柴。如果是做肉片汤,肉片可以先用水淀粉抓匀,然后在滚开的汤中轻轻滑一下,肉片很快就熟了,口感也非常嫩。
蒸肉也是一种简单又健康的做法,能最大程度保留肉的营养和水分,让肉变得软烂嫩。比如粉蒸肉,把肉切成片,用酱油、蚝油、豆瓣酱等调料腌制后,裹上蒸肉粉,放入蒸锅蒸1小时左右,蒸好的肉粉香浓郁,肉质软烂,入口即化。蒸肉的时候要注意火候,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,保持蒸锅上汽,这样蒸出来的肉才够入味。
另外,在烹饪过程中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注意。比如不要过早放盐,盐会让肉中的水分渗出,导致肉质变柴,最好在肉快熟的时候再放盐。如果不小心把肉煮得有点柴,可以加一勺蜂蜜或者少许白糖,轻轻翻炒均匀,能让肉的口感有所改善。还有,煮肉的汤不要倒掉,用来做面条或者炖菜都是不错的选择,味道鲜美。
其实肉怎么做软烂嫩又好吃又简单,并没有那么复杂,只要多注意选肉、预处理、腌制和烹饪这些环节,掌握好相应的技巧,就能轻松做出美味的肉菜。不管是周末在家给家人做一顿丰盛的炖肉,还是平时快手炒一盘肉片,都能让大家吃得满足。多尝试几次,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调料和火候,慢慢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法,让每一道肉菜都软烂嫩香,成为餐桌上的亮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