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家常馒头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主食,想要做出密实好吃的馒头,关键在于把每个基础步骤做扎实。食材选择是根基,中筋面粉蛋白质含量适中,最适合做馒头,买时可看营养成分表认准;活性干酵母要选新鲜的,不然发酵不充分会影响口感;水用常温自来水,冬天可加不超过35度的温水,糖可加可不加,不加能吃纯粹麦香。

和面直接关系密实度,先把中筋面粉倒盆里,中间挖小坑放酵母,边加水边用筷子搅成絮状,再顺着一个方向揉成“三光”面团。揉好后盖盖或湿纱布,在25到30度的温暖处醒面,醒到面团两倍大,戳洞不塌陷不回缩就好,醒发过度或不足都会影响馒头口感。

醒好的面团要充分排气,揉回原大小后搓成长条切剂子,每个剂子收口朝下揉成紧实光滑的馒头坯,放入铺湿纱布或刷油的蒸笼二次醒发15到20分钟,按压能慢慢回弹就可以。蒸制用冷水上锅,大火烧开转中火蒸20到25分钟,关火焖3到5分钟再开盖,避免热气跑掉或水珠滴到馒头上。

初做馒头可能会遇到表面不光滑、内部有孔洞、口感硬等问题,多做几次摸索要领就能熟练,用心对待每个步骤,细节做到位,就能做出密实好吃的家常馒头。

说起馒头,那可是咱老百姓餐桌上最离不开的主食之一。刚出锅的热馒头,散发着淡淡的麦香,要是口感密实又筋道,不管是配着咸菜喝粥,还是就着炒菜下饭,都能让人吃得心满意足。可不少人自己在家尝试做馒头时,总觉得成品差点意思——要么发得太过暄软,咬下去没什么嚼劲;要么硬邦邦的,口感粗糙。其实啊,想要做出密实好吃的馒头,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技巧,关键是把每一个基础步骤都做扎实,细节把控到位就行。

先说说食材的选择,这可是做好馒头的根基。面粉得选对种类,中筋面粉是最合适的。这种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适中,大概在11%左右,既不像高筋面粉那样筋度太高,容易让馒头变得过硬;也不会像低筋面粉那样筋度不足,导致馒头软塌没形状。买面粉的时候,不妨多留意一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,认准中筋面粉准没错。酵母呢,要选活性干酵母,新鲜度很重要,生产日期越近,发酵效果越好。要是酵母放久了活性降低,发酵不充分,馒头就容易发死,自然达不到密实好吃的效果。水就用家里的常温自来水,夏天直接用就行,冬天要是担心酵母活性低,可以稍微加一点点温水,但水温一定不能超过35度,不然酵母就被烫死了,那面团可就发不起来了。有些朋友会习惯加一点点糖,说是能给酵母提供营养,让发酵更稳定,不过不加也没关系,我在家做馒头就很少加糖,吃的就是那份纯粹的麦香味。

食材准备妥当了,接下来就是和面,这一步直接关系到馒头的密实度。先把中筋面粉倒进一个大盆里,在面粉中间挖个小坑,把活性干酵母放进去,然后慢慢往盆里加水。加水的时候可不能心急,要边加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。等盆里没有干面粉了,就可以上手揉面了。揉面是个体力活,得顺着一个方向用力揉,把松散的面絮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。怎么判断揉好了呢?有个“三光”标准——盆光、面光、手光。也就是说,盆里没有残留的面粉,面团表面光滑不粘手,手上也干干净净的。只有揉到这个程度,面团的筋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,后续做出来的馒头才会有密实的口感和嚼劲。揉好的面团要盖上盖子或者湿纱布,放在温暖的地方醒面。醒面的温度控制在25到30度最合适,夏天可以放在阳台晒得到太阳的地方,冬天就放在暖气片旁边,或者把盆放在温水里(水温别太高,避免烫到面团)。醒面时间没有固定标准,主要看面团的状态,一般要醒到面团变成原来的两倍大。这时候用手指蘸点干面粉,在面团中间戳个洞,要是洞不塌陷也不回缩,就说明醒发好了。要是醒发过度,面团会有酸味,馒头也会变得松软无力;醒发不足的话,面团没发起来,馒头就会硬邦邦的。

醒好的面团可不能直接做成馒头坯,还得进行“排气”这一步。把醒发好的面团拿到案板上,用力揉搓,把面团里面发酵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出来。这个过程要耐心,得揉到面团重新回到原来的大小,表面也恢复光滑。排气一定要充分,要是面团里残留了气体,蒸出来的馒头内部就会出现大孔洞,口感就不密实了。排气完成后,把面团搓成长条,然后用刀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。每个剂子都要单独再揉一遍,揉成圆形的馒头坯。揉馒头坯的时候有个小技巧,要把剂子的收口朝下,用手掌根部轻轻用力按压、揉搓,让馒头坯变得紧实一些,表面越光滑越好。揉好的馒头坯要放到铺了湿纱布或者刷了一层薄油的蒸笼里,进行二次醒发。这一步可不能省略,二次醒发能让馒头坯在蒸制前再次舒展,蒸出来的馒头才会更饱满。把蒸笼盖好,放在温暖的地方醒15到20分钟,判断二次醒发是否到位的方法也很简单,用手轻轻按一下馒头坯,感觉软软的,按下去能慢慢回弹,就说明可以了。要是二次醒发不够,蒸的时候馒头涨不起来;醒发过度,蒸出来就容易塌陷。

二次醒发好之后,就可以上锅蒸了。很多人纠结是冷水上锅还是热水上锅,其实冷水上锅就挺好,这样随着水温慢慢升高,馒头还能再进行一次轻微的醒发,受热也会更均匀。把蒸笼放到锅里,盖紧盖子,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。蒸的时间要根据馒头的大小来定,一般中等大小的馒头蒸20到25分钟就差不多了。蒸制过程中可千万不能随便开盖,不然热气跑了,馒头很容易塌陷。时间到了之后,也别急着马上开盖,先关火,焖3到5分钟再开盖,这叫“虚蒸”。虚蒸能让馒头慢慢适应外界的温度,避免因为温差太大而出现塌陷或者表面起皱的情况。开盖的时候要注意,别让锅盖上的水珠滴到馒头上,不然馒头表面会留下小坑,影响卖相。焖好后打开盖子,一个个白白胖胖、紧实饱满的馒头就呈现在眼前了,凑近闻一闻,浓郁的麦香味扑鼻而来,咬上一口,密实又筋道,越嚼越香,比外面买的还要好吃。

刚开始做馒头的时候,难免会遇到一些小问题,比如馒头表面不光滑,可能是揉面没揉到位,或者馒头坯在二次醒发时表面变干了,这时候可以在二次醒发时给馒头坯盖一层湿纱布。要是馒头内部有大孔洞,那大概率是排气不充分,或者二次醒发过度了。还有人说蒸出来的馒头硬,可能是揉面时间不够,面团的筋性没出来,也可能是蒸制的时间太长了。其实只要多做几次,慢慢摸索每个步骤的要领,就能越来越熟练。我刚开始做馒头的时候也失败过好几次,要么面团发不起来,要么蒸出来的馒头像石头一样硬,后来不断调整食材比例、揉面力度和醒发时间,现在每次做的馒头都能得到家里人的称赞。早上起来热两个馒头,配上一碗小米粥和一碟凉拌黄瓜,简单又暖胃,这就是最朴实的家常味道。馒头怎么做才密实好吃,说穿了就是用心对待每一个步骤,从选料到揉面,从醒发到蒸制,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,自然就能做出让人满意的美味馒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