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换季的时候,家里总想着做点泡菜,配粥、下饭都爽口。但不少人做泡菜时总遇到难题,要么泡出来一股怪味,要么口感软塌塌不好吃。其实只要掌握对方法,在家也能做出酸甜脆爽、不发臭的泡菜,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其中的门道。
做泡菜的第一步,选对蔬菜是基础。不是所有蔬菜都适合泡,得挑那些水分适中、质地紧实的。比如白菜要选青帮的,叶片厚实有韧性,泡出来不容易烂;萝卜选白萝卜或心里美,表皮光滑无疤痕,水分足但不糠心;黄瓜要选嫩一点的秋黄瓜,刺多、瓜身直,泡出来脆嫩爽口。要是选了太老的蔬菜,纤维粗,泡久了就软趴趴;水分过多的蔬菜,泡的时候容易析出太多水,导致盐水浓度不够,反而容易滋生杂菌发臭。另外,蔬菜一定要新鲜,当天买当天处理最好,放久了的蔬菜容易滋生细菌,泡出来的泡菜也容易有异味。
蔬菜处理得干净到位,是泡菜不臭的关键。买回来的蔬菜先别急着切,要先放在流动的清水下冲洗干净,尤其是叶片缝隙里的泥沙,得仔细搓洗。洗好后不能直接泡,一定要彻底沥干水分,最好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半天,直到蔬菜表面没有水珠,摸起来干爽。如果带着水分泡,会稀释盐水的浓度,还会让泡菜坛里的环境变得潮湿,容易长白膜、发臭。切菜的时候也要注意,刀和菜板必须是干净无油的,要是沾了一点生水或油污,整个泡菜坛的味道都可能被破坏。切好的蔬菜可以根据喜好改刀,白菜可以切成四瓣,萝卜切成条或块,黄瓜可以拍一下再切,这样更容易入味,但不要切得太碎,不然泡的时候容易烂。
盐水的调配是决定泡菜口感和是否发臭的核心,怎么做泡菜不臭又好吃窍门,在盐水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盐水要用凉开水或纯净水,不能用自来水,因为自来水里面有氯气,会影响泡菜的发酵,还可能导致泡菜变质。盐的用量要合适,一般来说,水和盐的比例是10:1,比如1000毫升水放100克盐,这个浓度的盐水既能让泡菜入味,又能起到防腐的作用。盐最好用粗盐,粗盐里的矿物质多,泡出来的泡菜风味更足。调盐水的时候可以稍微加热一下,让盐充分溶解,然后放凉再用,这样盐水更均匀。另外,在盐水里加一点辅料能让泡菜更香,比如放几片生姜、几颗大蒜、一把花椒、几个干辣椒,还可以加一小块冰糖,冰糖能让泡菜的口感更柔和,带有一点微甜。这些辅料不仅能增香,还能抑制杂菌的生长,减少泡菜发臭的可能。
泡菜坛的选择和使用也不能忽视。最好用传统的陶瓷泡菜坛,这种坛子透气性好,能让泡菜更好地发酵,而且不会有异味。要是没有陶瓷坛,玻璃坛也可以,但要注意密封性。不管用哪种坛子,用之前都要彻底清洗干净,晾干水分,不能有任何油污和生水。装坛的时候,先把切好的蔬菜放进坛子里,轻轻压实,然后倒入放凉的盐水,盐水要没过蔬菜,因为蔬菜露出水面的部分容易氧化变质,产生异味。装坛后可以在盐水表面放几片生姜或大蒜,再倒一点高度白酒,白酒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,还能让泡菜的香味更浓郁。坛口的水封要保持清洁,经常更换新的凉开水,这样能防止空气进入坛内,避免泡菜氧化发臭。
发酵过程的控制也很重要。泡菜坛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,温度保持在15-20℃之间最合适,这个温度下泡菜能慢慢发酵,产生丰富的风味物质。温度太高的话,发酵太快,容易滋生杂菌,导致泡菜发臭;温度太低,发酵缓慢,泡菜不容易入味。发酵期间不要频繁打开泡菜坛,因为每次打开都会有空气和细菌进入,影响泡菜的品质。一般来说,白菜、萝卜泡5-7天就可以吃了,黄瓜泡2-3天就行,发酵时间太长,泡菜会变得太酸,口感也会变差。要是发现坛子里有少量白膜,不用太担心,这是正常的发酵现象,可以舀出来扔掉,然后加一点高度白酒,就能继续发酵。但如果白膜很多,而且泡菜有异味,那就说明泡菜已经变质了,不能再吃了。
做好的泡菜保存得当,才能一直保持好吃的口感。泡菜泡好后,要是短期内吃不完,可以分装到干净的玻璃瓶里,密封好放进冰箱冷藏,低温能减缓发酵速度,让泡菜的口感保持更久。每次取泡菜的时候,要用干净无油的筷子,不能用沾了生水或口水的筷子,不然会污染剩下的泡菜,导致变质。要是想让泡菜的风味更丰富,还可以在泡的时候加入不同的蔬菜,比如芹菜、豇豆、辣椒等,但要注意,不同蔬菜的发酵时间不同,要分开泡或者根据发酵时间先后放入。另外,泡菜坛里的盐水可以反复使用,每次吃完泡菜后,可以再加入新的蔬菜和适量的盐,这样盐水里的菌种越来越丰富,泡出来的泡菜味道也会越来越好。
其实做泡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,只要把选菜、处理、盐水调配、发酵保存这些步骤都做好,就能做出不臭又好吃的泡菜。每次家里的泡菜坛打开,那股清爽的香味就能让人食欲大增,配着白粥吃,或者炒着吃,都是满满的家常味道。掌握了怎么做泡菜不臭又好吃窍门,以后就不用再买外面的泡菜了,自己做的干净卫生,味道还更合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