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做饭,最惦记的就是一口热乎又下饭的吃食,闷面就是其中之一。不少人做闷面时总遇到一个问题,要么面坨在一起没味道,要么油放多了吃着腻,其实想做好这道家常美味,关键在几个小细节上。今天就来聊聊闷面怎么做不腻又好吃,用最普通的食材,跟着步骤来,保证每次都能做出鲜香筋道的口感。
选对面条是闷面好吃的第一步。很多人随便抓一把挂面就做,结果闷出来软塌塌的,没嚼劲还容易粘。其实做闷面最好用手擀面或者碱水面,手擀面口感筋道,煮的时候不容易烂,碱水面自带一股独特的香味,闷出来更爽滑。要是嫌麻烦,超市里卖的那种宽一点的鲜面条也可以,但记得买的时候看看配料表,尽量选添加剂少的。买回家的面条如果不是马上做,撒点干面粉抖匀,防止粘连,这样后面煮的时候就省心多了。
配菜选得好,闷面自然不腻。很多人做闷面爱放大量五花肉,虽然香,但吃多了确实腻。不妨试试瘦肉搭配多种蔬菜,比如豆角、番茄、土豆、青椒这些,既能增加口感层次,又能解腻。豆角选那种细长的芸豆,去筋掰成段,提前用开水焯一分钟,这样煮的时候更容易烂,还能去除豆腥味。番茄要选熟透的,开水烫一下去皮切丁,炒的时候能出汁,酸甜的味道能中和油脂,让闷面更开胃。土豆切滚刀块,别切太小,不然闷的时候容易碎,吃起来有绵密的口感,和筋道的面条搭配正好。瘦肉切成薄片,用少许生抽、料酒和淀粉抓匀腌制十分钟,这样炒出来的肉嫩不柴。
炒料是闷面入味的关键,火候和调料的比例都要注意。先热锅冷油,油不用放太多,比平时炒菜稍微多一点就行,油热后放入姜片、蒜末爆香,接着把腌制好的瘦肉放进去翻炒,炒到肉变色后,加一勺生抽、半勺老抽调味,老抽别放多了,不然颜色太深会发苦。然后把焯好的豆角和土豆块放进去翻炒两分钟,让食材表面都裹上调料,再放入番茄丁,继续翻炒到番茄出汁,这时候加适量的热水,水量没过食材一半就行,别加太多,不然面会煮烂。然后加少许盐和一勺蚝油,搅拌均匀,大火把汤汁烧开。
下面条的时候要注意技巧,别一股脑全倒进去,先把面条均匀地铺在食材上面,尽量铺得松散些,然后盖上锅盖,转中小火闷。闷的时间不用太长,大概五分钟左右,这期间别开盖,让蒸汽把面条焖熟。等时间到了,开盖用筷子把面条翻拌一下,让面条充分吸收汤汁,这时候如果发现汤汁还比较多,可以开大火收一下汁,但要不停翻炒,防止糊锅。翻拌的时候要轻一点,别把面条搅断,让每根面条都裹上浓郁的汤汁,同时和蔬菜、肉片混合均匀。如果喜欢吃辣,可以在这时候加一勺辣椒油,或者撒点小米辣,增加风味。
很多人做闷面会忽略一个细节,就是闷的时候可以在面条表面淋少许香油,这样既能增加香味,又能防止面条粘连。另外,最后出锅前可以撒一把蒜末和葱花,翻炒两下,蒜香和葱香瞬间激发出来,吃起来更爽口。要是家里有香菜,也可以放一点,不过看个人口味。之前我做闷面的时候,总喜欢在闷的时候加一勺豆瓣酱,后来发现豆瓣酱味道太重,会掩盖食材本身的鲜味,反而不如只用生抽、老抽和蚝油来得清爽。还有就是盐的量要控制好,因为生抽和蚝油都有咸味,别放多了导致过咸。
要是喜欢吃偏湿一点的闷面,可以少收点汁;喜欢吃干香的,就多收一会儿,但要注意别收糊了。面条煮好后,最好马上吃,热乎的闷面才最香,面条筋道,蔬菜清爽,肉片鲜嫩,每一口都带着浓郁的汤汁,却一点不觉得腻。有时候家里人多,做一大锅闷面,配上一碗清淡的汤,比如番茄蛋汤或者紫菜蛋花汤,吃起来就更舒服了。
其实闷面怎么做不腻又好吃,并没有那么复杂,关键就是选对食材、控制火候和调料,再加上几个小技巧。不用追求复杂的配料,家常的食材就能做出美味。每次做闷面,闻着厨房里飘出的香味,就觉得特别有生活气息,一碗下肚,暖胃又暖心。这种简单的家常美味,不需要太多技巧,只要用心去做,就能做出属于自己的味道,让家人吃得开心又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