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导读

做松软好吃的家常肉圆,关键在各环节的细节把控。选材上,不宜用纯瘦肉,三分肥七分瘦的猪前腿肉最佳,既有脂肪增香又含筋膜保口感,可少量加牛肉提香或鸡肉增嫩,且需手工剁馅保留肉纤维,避免机器绞馅过碎导致紧实。处理肉馅时,“打水”是核心,要将葱姜水或花椒水分多次加入,每次顺时针搅拌至肉馅吸收水分、粘稠上劲,一斤肉馅约加100-150毫升水,单向搅拌能让蛋白质形成网状结构锁水锁香。辅料添加需讲究,玉米淀粉或土豆淀粉用量适中,一斤肉馅加两三勺即可,过量会失肉香;一个鸡蛋可增嫩滑,选蛋清或全蛋视口感需求;切碎的马蹄或藕丁能丰富层次、增加松软度,调味用盐、生抽、料酒、少许糖和白胡椒粉即可,无需复杂调料。搓肉圆时手心沾清水轻揉成型,避免捏紧,做多时可冷藏十分钟让淀粉与蛋白质融合。烹饪需控火候,炸肉圆六成热下锅定型后翻面至金黄;煮汤或红烧转小火让肉圆慢慢膨胀;蒸制则清淡松软。放凉的肉圆加热时加少许清水或高汤焖几分钟可恢复松软,调味时盐量要适中,过多会让肉圆紧实。掌握这些要点,就能做出家人喜爱的松软肉圆。

说到家常肉圆,很多人都喜欢它那种松软弹牙的口感,咬一口下去,肉香四溢,不管是红烧还是煮汤,都特别下饭。但不少人自己在家做的时候,总容易把肉圆做得紧实发柴,要么就是松散不成形,怎么都达不到外面餐馆那种松软好吃的效果。其实做肉圆是个细致活儿,从选材到每一步的处理都有小讲究,掌握了这些技巧,在家也能做出让家人称赞的松软肉圆。

选对肉是做好肉圆的第一步,这直接影响着肉圆的口感和香味。很多人觉得做肉圆只用瘦肉就行,怕肥肉多了油腻,其实这样反而会让肉圆变得干柴。最好的选择是三分肥七分瘦的猪肉,比如猪前腿肉就很合适,这个部位的肉既有一定的脂肪含量,又带有适量的筋膜,吃起来不会柴,还能增加肉圆的香味和松软度。如果喜欢更丰富的口感,也可以在猪肉里加入少量的牛肉或者鸡肉,牛肉能提升肉香,鸡肉则让肉质更细嫩,但要注意比例,猪肉还是要占主导,不然味道会变得不协调。选好的肉不要直接让卖家绞成馅,最好是自己回家手工剁,手工剁出来的肉馅颗粒感更明显,能保留肉本身的纤维,做出来的肉圆会更有嚼劲且松软,机器绞的肉馅容易被绞得太碎,失去了肉的质感,吃起来就会比较紧实。

处理肉馅的时候,“打水”是让肉圆松软的关键步骤,这一步很多人容易忽略或者操作不当。所谓“打水”,就是往肉馅里分多次加入葱姜水或者花椒水,通过不断搅拌让肉馅吸收水分,这样做出来的肉圆才会饱满多汁,口感松软。葱姜水的做法很简单,把生姜和大葱切成末,用温水浸泡十分钟,然后过滤掉残渣就可以了。打水的时候不能着急,要少量多次加,每次加入后都要用顺时针方向用力搅拌,直到肉馅把水分完全吸收,变得粘稠上劲为止。一般来说,一斤肉馅大概需要加入100到150毫升的水,具体用量要看肉馅的吸水情况,如果肉馅比较干,就多加点,反之则少加。搅拌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方向,这样才能让肉馅中的蛋白质形成网状结构,锁住水分和香味,要是来回搅拌,肉馅就容易散开,达不到上劲的效果。

辅料的添加也很有讲究,它们不仅能提升肉圆的味道,还能增加松软度。淀粉是必不可少的,它能起到粘合和增加松软度的作用,但淀粉的种类和用量要选对。玉米淀粉和土豆淀粉比较适合做肉圆,它们的粘性适中,能让肉圆保持松软的口感,而红薯淀粉粘性太大,容易让肉圆变得紧实。淀粉的用量不能太多,一般一斤肉馅加两三勺就够了,加多了肉圆会失去肉的香味,吃起来像面疙瘩。除了淀粉,鸡蛋也是个好帮手,一个鸡蛋就能让肉馅更嫩滑,但要注意是只加蛋清还是全蛋,如果喜欢更细腻的口感可以只加蛋清,要是想让肉圆颜色更金黄,就加全蛋,加入鸡蛋后也要充分搅拌均匀。另外,还可以加入一些切碎的马蹄或者藕丁,它们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纤维,咬起来清脆爽口,能让肉圆的口感更有层次,也更松软。调味的时候,盐、生抽、料酒、少许糖和白胡椒粉就足够了,料酒可以去腥,糖能提鲜,白胡椒粉增加一点柔和的香味,不用加太多复杂的调料,以免掩盖了肉本身的香味。

搓肉圆的时候也有小技巧,很多人搓的时候容易把肉圆捏得太紧,这样做出来的肉圆自然就紧实不松软了。正确的做法是,手心沾一点清水,取适量肉馅放在手心,用手掌轻轻揉搓成圆形,力度要适中,只要能让肉圆成型就行,不用刻意去捏紧。搓好的肉圆可以先放在盘子里,盘子上最好铺上一层保鲜膜,再刷一点油,防止肉圆粘在盘子上。如果一次做的比较多,可以先把搓好的肉圆放进冰箱冷藏十分钟,让肉馅里的淀粉和蛋白质充分融合,这样煮的时候不容易散开,口感也会更稳定。

烹饪方式不同,做出的肉圆口感也会有所差异,但不管是哪种方式,都要注意火候的控制。如果是炸肉圆,油温不能太高,六成热的时候就可以下锅,也就是油面开始冒烟,用筷子放进去周围会有细小的气泡。下锅后先不要着急翻动,让肉圆先炸一分钟定型,然后再轻轻翻动,让肉圆均匀受热,炸到表面金黄就可以捞出来了,这样炸出来的肉圆外酥里嫩,非常松软。如果是煮汤或者红烧,水开后要转小火,把肉圆一个个轻轻放进锅里,小火慢慢煮,让肉圆在锅里慢慢膨胀,煮到浮起来就差不多熟了,要是火太大,肉圆容易煮散,也会让表面变得紧实。蒸肉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,把搓好的肉圆放在蒸笼里,水开后蒸十五到二十分钟,这样做出来的肉圆清淡不油腻,口感也十分松软,特别适合老人和小孩吃。

很多人做完肉圆后会发现,刚做好的时候挺松软的,但放凉了就变硬了,其实这是正常现象,只要加热的时候方法得当,还是能恢复松软的口感。加热的时候可以往肉圆里加少许清水或者高汤,盖上盖子焖几分钟,让肉圆吸收水分,这样就能变得和刚做好时一样松软了。另外,做肉圆的时候不要加太多盐,盐加少了不容易让肉馅上劲,但加多了不仅会影响味道,也会让肉圆变得紧实,所以调味的时候一定要适量。

其实怎么做的肉圆松软又好吃,并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技巧,关键在于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心去做,从选材到处理肉馅,再到搓圆和烹饪,每一个小细节都不能马虎。只要掌握了选肉、打水、加辅料、搅拌、搓圆和火候这些要点,在家就能轻松做出松软好吃的家常肉圆。每次家里做肉圆,不管是红烧还是煮在汤里,孩子们都能多吃一碗饭,看着家人吃得开心,自己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。这种充满烟火气的家常味道,不需要太多华丽的修饰,却能温暖人心,这大概就是家常菜的魅力所在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