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方的街头巷尾,总能闻到一种诱人的香气,那是刚出锅的红油饼子散发出来的。金黄酥脆的外皮,咬下去咔嚓作响,内里却柔软多层,带着红油的香辣和食材的鲜香,一口下去就让人停不下来。其实这道家常美味不用总去外面买,自己在家做也能做出又鲜又好吃的味道,而且食材简单,步骤也不复杂,只要掌握几个小技巧,就能让家人随时吃上热乎的红油饼子。
做红油饼子,面粉的选择是基础。咱们不用选那些特别贵的高筋面粉或者低筋面粉,家里常用的中筋面粉就刚刚好。中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适中,既能保证饼子有足够的筋道,又不会让口感过于紧实。一般来说,500克面粉就够一家三口吃了,要是人多可以适当加量。往面粉里加一小勺盐,盐能增加面粉的筋性,还能让饼子更有底味,然后慢慢倒入温水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把面粉搅成絮状。这里要注意水温,30到40摄氏度的温水最合适,太烫会把面筋烫死,饼子就不松软了;太凉则会让面团揉不光滑,醒面时间也会变长。
把絮状的面粉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,这个过程要有点耐心,多揉几分钟,直到面团表面摸起来像婴儿的皮肤一样细腻。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或者保鲜膜,放在温暖的地方醒面。醒面的时间可不能短,最少要40分钟,要是时间充裕,醒一个小时更好。醒面的时候别老盯着,该干啥干啥,这段时间面团里的面筋会慢慢松弛,后面擀的时候就不容易回缩,饼子也能擀得更薄,层次更丰富。醒面的空当,咱们就可以准备最关键的红油了,红油的香味直接决定了红油饼子的味道,所以这一步可得仔细。
准备一小碗干辣椒面,最好是那种粗细搭配的,粗辣椒面能增加口感,细辣椒面能让红油更红亮。往辣椒面里加一勺白芝麻,白芝麻能增香,还能让红油的口感更丰富。然后切点姜片、葱段,再准备几颗八角、一小撮花椒、一片香叶,这些香料不用太多,不然会掩盖辣椒的香味。锅里倒适量的食用油,油的量要能没过辣椒面,把姜片、葱段和香料放进去,开小火慢慢炸。炸的时候要不停搅动,让香料的味道充分融入油里,等到姜片和葱段变成焦黄色,香味也飘出来的时候,就把火关掉,把香料渣捞出来。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,浇油的时候要分几次浇,先把热油晾个十几秒,然后倒一部分到辣椒面里,边倒边搅拌,这样能防止辣椒面被烫糊,然后再把剩下的油慢慢倒进去,搅拌均匀,一碗香气扑鼻的红油就做好了。要是喜欢吃蒜香的,还可以在浇油的时候加几瓣拍碎的大蒜,味道会更特别。
面团醒好后,放在案板上揉几下排气,然后分成几个大小均匀的面剂子,每个面剂子大概像拳头那么大。取一个面剂子,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圆片,在圆片上均匀地抹一层刚才做好的红油,注意边缘要留一点,不然包的时候油会流出来。然后撒上适量的盐和一点点十三香,要是喜欢吃葱花的,也可以撒一把切碎的葱花,葱花能让饼子多一份清新的香味。接下来把抹好油的圆片像折扇子一样叠起来,叠成一条长条,然后从一头开始卷,卷成一个螺旋状的小面团,把尾巴压在下面,再用手轻轻按一下,用擀面杖擀成直径大概20厘米的圆饼。擀的时候要注意力度,别太用力,不然会把层次擀没了,要轻轻擀,让饼子慢慢变大,这样层次才能保持住。
锅里倒少量食用油,开中火加热,油热后把擀好的饼放进去,用中小火慢慢烙。烙的时候要勤翻面,大概每面烙个三四分钟,直到饼子的两面都变成金黄色,外皮变得酥脆。烙饼的时候要注意火候,火太大容易外面糊了里面还没熟,火太小则会让饼子吸太多油,变得油腻。等到饼子烙好后,用铲子把它盛出来,放在盘子里,稍微晾一下就可以吃了。刚烙好的红油饼子最好吃,外皮酥脆,内里柔软,每一层都裹着红油的香味,咬一口,香辣鲜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,让人越吃越想吃。要是配上一碗小米粥或者豆浆,就是一顿美味又满足的早餐;要是作为午餐或者晚餐的主食,也能让人胃口大开。
其实做红油饼子并没有什么特别难的技巧,关键就是揉面要揉光滑,醒面时间要足够,红油要分几次浇,烙饼的时候火候要掌握好。只要按照这些步骤来做,就算是新手也能做出又鲜又好吃的红油饼子。有时候周末没事,在家慢慢琢磨着做几张家常红油饼子,看着家人吃得开心,自己心里也特别满足。这种简单又美味的家常小吃,不仅能填饱肚子,更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,这大概就是美食最动人的地方吧。